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知识手册(学生版)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篇

◎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校“四大基本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学校迎接的评估全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的方针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审核评估程序

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学校整改。

◎评估专家进校考察的5种主要方法

1.深度访谈。对象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人员、用人单位人员以及退休人员等。

2.听课看课。专家听课看课的方式、时间比较灵活,每位专家听课看课门数一般不少于3门。

3.校内外考察走访。对校内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用人单位进行考察。

4.座谈会。座谈会涵盖各个层面,参加座谈的人员一般由专家随机抽取。

5.文卷审阅。教师先将论文、试卷等文件上传到评估系统,专家根据线上评审上传材料的情况,到校核查部分论文、试卷等材料。

◎如何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1.在考试实行“三严”(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的前提下看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学生考试用的试卷的质量、评分标准。

2.考察学生在可比较的考试和竞赛中的成绩,比如各级各类的考试或竞赛成绩。

3.专家组在调查中进行测试的成绩或专家实际考察的结果。

◎“慕课”

“慕课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它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家里看视频代替老师的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上。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学校“课上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   

第二部分  学校概况篇 

◎历史沿革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目前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2006年,学校从原北陵校区搬迁至浑南新校区。

◎学校校训

厚德博学  弘毅致强

释义:

厚德:语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有大德,心胸宽广,重公轻私。用于校训,意在反映学校重视塑造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理念,突显育人为本,德育人先。

博学:语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视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用于校训,意在引导师生夯实知识基础,优化知识结构,博采众长,探索新知。

弘毅:语源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君子必须抱负远大、坚强刚毅,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用于校训,意在引导师生塑造具有使命感的人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

致强:致,意为求得、达到;强,意为优越。用于校训,意在倡导“更快、更高、更强”,引导师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锲而不舍,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理念、学风、校风、校歌

办学理念:以体立校、育人为本、体教结合、服务社会。

学风: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

校风:勤奋、求实、团结、争先。

校歌:《我们集合在沈阳体育学院》。

◎学校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以体立校、育人为本、体教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弘毅致强”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

应用型高等体育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目标定位

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

◎人才培养总目标

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287人、硕士研究生982人。学校坚持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5万余人。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等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122枚,奖牌289枚。学校自主培养的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队连续参加了第18—23届冬奥会,目前,我国冬奥会历史上雪上项目共获得12枚奖牌,其中10枚都是由我校自主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的。韩晓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奥史上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两个“零”的突破。郑姝音在第31届夏奥会上夺得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至此,学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夏两个奥运会上都夺得金牌的高校。

◎主校区设施

校园面积:62.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

主要设施: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行政办公楼、田径馆、篮排球馆、武术体操馆、羽毛球乒乓球馆、网球馆、游泳馆、体育场、大学生会堂、竞校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国际交流中心、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轮滑场、攀岩场、高尔夫球练习场、冰上运动综合馆等。

◎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

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835平方米

主要设施:综合楼(雪具大厅)、运动员公寓(2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槽单板雪上技巧训练竞赛场地;初、中、高级雪道;户外拓展场地;软式棒垒球场地;山地自行车赛道等。

◎图书馆

现有7个纸质资源阅览室,分别为体育教育图书阅览室、文学艺术图书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综合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和1个电子阅览室,馆内一层设有休闲、自习桌椅,图书馆共有阅览、自习座位1714个,供读者查阅、利用文献信息。现有纸质图书总量84.47万册,电子图书24.6万册,馆藏图书结构以教育、体育学科为主,医、经、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格局。

开放时间:

自习室和环绕走廊7:00-21:50(星期一至星期日);

阅览室8:30-11:30,13:00-20:40(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1:30,13:00-16:30(星期六、星期日) 

第三部分  行为规范篇 

◎学生在审核评估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了解评估:充分了解评估的目的、意义、标准及与自身的密切关系。

2.了解学校:牢记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学风、校风、学校历史、学校发展总目标、人才培养总目标和所在二级学院本专业的基本情况。

3.要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了解所在学院的本科教学基本情况、教学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4.要熟悉并严格遵守教学基本规范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教学档案建设工作。

5.要准备随时参加评估专家访谈,认真发言,顾全大局。

◎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1.衣着整洁庄重,自然得体,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2.保持教室、场馆、宿舍环境整洁,自觉维护公共场合秩序。

3.不迟到、不早退,不带食品进教室。认真听讲,不使用手机,积极与教师互动。

4.遇到评估专家主动、礼貌问好,大方应答。

5.遇到专家听课,主动让座,大方回答专家提问。

◎学生与评估专家接触的场合

1.教室和教学训练场馆:与学生交谈、查看作业、了解学生课堂状态。

2.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所在二级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个人发展的看法和学生对学校资源的利用情况。

3.食堂:查看学生饮食礼仪,如排队、餐具的回收等。

4.校园、图书馆:了解学生自习和参加活动情况。

5.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卫生、用水用电、食宿等生活情况。

◎在学生访谈中,专家可能关注

1.学生对评估知识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训练、生活、课外文化活动等。

3.教室、场馆、图书馆、网络等学习条件方面的情况。

4.学生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评价。

5.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了解。

◎学生须了解的问题

1.所学专业名称。

2.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方案进行过介绍。

4.已经学过的课程。

5.对教材的选用和课程的设置是否满意。

6.学校的学习氛围。

7.考试采取的形式。

8.是否清楚地知道课程的教学进度、课程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

9.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

10.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11.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满意。

12.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是否满意、实践能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最喜欢且收益最大的教学形式是什么。

13.是否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或校园文化活动。

14.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场馆设施开放与使用情况。

15.学校的伙食、生活条件。

16.学业是否有负担、课余活动是否充足、参加了哪些活动。

17.是否经常浏览学校的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相关网上资源。

18.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是否满意。

19.对学校整体教学服务、师资的水平是否满意。

20.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